万物一体
一生中,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?千万分之一的人回答说:“觉悟”。而其他人,则答以成功、财富、权力等。影片《万物一体》(UNITY)通过对生命的各种诠释,献给所有追求更深刻的生存意义、谋求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的人们。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,它不依存于对立面(我们/他们、富贵/贫穷、黑/白、同性恋/异性恋、人类/动物),而是以追求完整存在。《万物一体》(UNITY)呈现的是我们完全平等的世界观,即使我们不尽相同:人类、动物、树木。《万物一体》(UNITY)是由导演尚恩•莫森(NationEarth创立者)在过去五年间编写和拍摄的一部影片,它将于2012年公映。影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:肉体、精神、内心、灵魂、伴以序幕及尾声。影片集中于探讨人性的冷漠与共鸣倾向。尚恩形容道,《万物一体》是一部有关对立物的影片,或者也可以说,“为什么尽管我们都有着宗教信仰(世界上88%的地区存在宗教信仰)、自助书籍、十二步治疗方案甚至哲学及科技,却还觉察出彼此间的对立。”《万物一体》所呈现的将是日常生活画面的错综拼接,喜忧参半。影片充满了喜悦、惊奇、悲伤和成熟。与尚恩的上一部影片《地球公民》(Earthlings)相同,这部影片再一次通过糅合前所未有的美景与令人心碎的悲剧,试图将观众引往新奇和有趣的场景。尽管是一部警示纪录片,但影片也希望比之先前,将恩惠、哲理及意识传播给更多人。对于影片《地球公民》,上网搜索便知,它凭借其最富想象力的描述和纪录片从未有过的殊荣,尤其是所述主题之难度,一跃成为纪录片史上的焦点之一。尽管2005年首次发行时,该片完全不被发行商看好,但它对其后探讨相同主题的纪录片有着无可置疑的影响,这其中就包括三部由HBO发行的影片:2006年的《虐狗丑闻》(DEALINGDOGS,2006)、2007年的《我是动物》(IAMANANIMAL,2007)、2009年的《工业农场大屠杀》(DEATHONAFACTORYFARM,2009),以及两部获得2010年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影片:《食品公司》(FOODINC.)、荣获最佳纪录片奖的《海豚湾》(THECOVE)。《万物一体》继续着《地球公民》未完的路,它探索了人类彼此之间的二元关系,而非人与动物的关系。因此,我们希望借这部影片展现冷漠与共鸣之间的主要差别,让观影者明白:我们,不论是人类、动物或者树木,均源自共同的根,那就是——地球。(nightcatcher&影子方译)
我的镜头我的中国
继《闯入者》之后,王小帅终于又有导演新作即将投入创作,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次他将执导他的首部纪录片作品《MyChina》。日前,导演王小帅携妻子、制片人刘璇亮相仁川DocsPort纪录片创投会,王小帅向大家透露,这部纪录片时长90分钟,对导演来说是一场个人旅行仪式的影像作品,王小帅自己将首次作为主角出现在镜头前,用他的足迹与视线去追随家族迁移和社会变迁,讲述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现实和历史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王小帅表示,“这一次,我是一个纪录片‘新人‘,中国的变化太急剧了,很多东西马上都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。纪录片是一种见证和记录,我感到义不容辞。”从私人化的角度,王小帅说,他想用这部片子去展现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演变史,一个是从父亲一族的线索,从山东青岛出发,到曾经隔着鸭绿江遥望北朝鲜的辽宁丹东,而后从东北南下,随父亲的脚步一路抵达安徽合肥;另一个是从母亲一族,从浙江嘉兴、上海,一路北上至北京,然后沿中部太原、南京、上海、嘉定、南通,最后落地合肥,与父亲的家族重合,好像是沿中国中东部画了一个圈。同时,导演这次还要探访《十七岁的单车》拍摄地北京,也是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,他的镜头对准格子间安静的年轻人,以及工厂轰隆声里不动的工人,股票市场里迷茫期待的人群,对准消失的自然村,仓促而起的新农村,所有这些司空见惯的影像,呈现一个王小帅关注的中国当代社会图景。导演表示,这部片子是一次流动影像与静止图像的交融实验,它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,而是想用动态的影像呈现照相的感觉。在预告片里,我们听到王小帅的画外音:“这里是中国吗?”“这里是现在的中国?过去的中国?还是未来的中国?”而无人回应的画面在回荡的声音里注视着,也许恰好可以给观众一场对话的机会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6月,王小帅的公司冬春(上海)影业宣布成立,据悉,公司已经立项的电影项目也开始走商业路线,王小帅本人也成为商业项目的监制。但在自己的创作上,他不愿被商业市场的洪流裹挟,仍专注于一种匠人精神的探索,精心打造这一部《MyChina》。据悉,《MyChina》仍在制作阶段,但目前已入选多个纪录片国际项目创投,包括世界上最重要的纪录片阵地——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(IDFA)。影片由北京冬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ChineseShadows联合制作,预计将于2017年6月完成全部创投。
*
*